knowt logo

《呐喊/彷徨》主要内容和主题 P2

1918-22

1924-25

《阿Q正传》

阿Q直抒胸臆,利用直接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心理活动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心满意足”

看/被看变成吃/被吃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赵太爷:上层阶级,对待阿Q的态度有对比

”你这混小子“”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阿Q,听说你在外面发财”

白举人:上层阶级,革命的对象,侧面描写

“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到我们乡下来逃难了”“听的人都肃然了”

假洋鬼子:辫子被剪,回到未庄装了假辫子,辫子象征着正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老把总:政府官员,平时很凶很,暗夜却很胆怯

精神胜利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失败的否定…通过编造另一套叙述以赢得胜利 — 汪晖

“序”中采用了第一人称的限知叙事视角

正文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全知叙事视角

  • “序”中的“我”只起到了一个聚焦者的作用,并非故事中的一个人物

  • 第一人称限制视角有利于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对此小人物的传记产生阅读兴趣,对故事的主人公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感觉,激发他们的阅读心理期待。

有讽刺意味,正如每个小标题与正文的出入一样反讽

主题:精神胜利法贯穿阿Q的一生,阿Q要被杀头了,也还在用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忘记杀头的苦楚。用鲁迅的话解释精神胜利法:“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精神胜利法的主要功能:是维系奴隶的心理平衡,用自欺、瞒自己、骗自己的方式使自己麻木。

鲁迅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批判,就是为了砸烂这个精神枷锁,使人民觉悟起来。

《孔乙己》

社会环境 -

  • 在咸亨酒店,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自然地形成了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众酒客对孔乙己的歧视与取笑,构成了孔乙己与社会环境的一种特殊关系。

  • 非常看重“高低贵贱” ,等级观念盛行的社会。人们不顾一切地追求功名,看重等级,歧视、欺压弱者。身为弱者的孔乙己,已经失去了“人”的价值。

  • 酒馆的格局 - 社会的格局

自然环境 -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 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孔乙己

  • 一个读过书没进学的人

  • 一个不会营生好吃懒做的人

  • 一个满嘴之乎者也偷书的人

  • 一个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

  • 一个按时还钱的知识人

  • 一个给孩子们买茴香豆的人

  • 一个带给大家欢乐的人

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影响,以读书人的身份为傲,看不起没文化的短衣主顾们(短衣帮和穿长衫的不同的地位,特有的享受->阶层的差别铺垫了孔乙己的出场)

穷困、潦倒、迂腐、麻木

小伙计地位的特殊性:

  • 他既是酒店的一个在场者,又是一个旁观者

  • 他可同时把孔乙己与掌柜与酒客作为观察与描写的对象

作者不仅关注孔乙己的不幸,他更重视人们对孔乙己不幸的态度和反应。

当孔乙己双腿健全时,可以忽视他来到的方式,然而当他腿断了,就不能回避,于是我们读到了文学叙述中的绝唱。

结构

  • 悬念- 为什么“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为什么“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 重复- 前后呼应对照, 多次的“笑”

  • 留白 - 当孔乙己发完茴香豆,“一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后,故事中断了。到情节再被续上时,孔乙己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 变化的个中原因, 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 铺垫 - 《孔乙己》开头对酒店格局和叙述者自己的介绍

《孔乙己》主题

  1. 反封建说:小说不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性及其罪恶,而且可以引伸到对整个封建制度及其全部伦理道德的彻底否定,同时,它对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状况及其阶级关系,也有着极为真实的反映。

  2. 等级观念说:认为小说主题是对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的思想、精神中的封建等级观念的揭露和讽刺。

  3. 认为作者通过孔乙己的悲剧,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腐朽的封建教育——科举制度和产生孔乙己悲剧的整个封建社会制度。

  4. 作品表现了悲惨的人生, 炎凉的世态,人与人的冷漠关系

  5. 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大众和知识分子)的麻木, 劣根性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

  6. 社会大众都像是丧失人情味的“吃人的人”“吃人的人”组成了“吃人的社会”

《故乡》

  1. “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说

    茅盾(沈雁冰)先生和安永兴先生:“隔膜”一词在文章中几次出现,作者用闰土的前后变化作为纽带,通过对比突出“我”与闰土之间无法弥合的这层“隔膜”。在“我”的儿时回忆里,闰土与“我”一起玩耍,无话不谈,但再次见面后“我只觉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作者在文中通过对儿时故乡人与事的回忆,反映出“我”与过去的故乡之间存在的隔膜。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对水生和宏儿的描写来衬托这种“隔膜”,也间接从“隔膜”中引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希望”。在鲁迅的同时期小说里,“隔膜”“高墙”等词汇频繁出现,体现出作者对人与人平等关系的渴望。

  2. “农村经济破产”说

    文章中的闰土是底层农民的一个缩影,文章是这么描写闰土的日常生活的:“吃不饱”、“收成也很坏”“总要捐几回钱”、“不太平”、“生意也折了本”,这些充分反映了在当时破产的农村经济下以“闰土”为代表的农民没有收入来源,惨遭反动统治的剥削与压迫。同时,文章在母亲与“我”的交谈中提到“都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了”,揭露出辛亥革命时期,底层劳动者饱受经济压力与阶级压迫的双重打击。

  3. “精神故乡的失落”说

    《故乡》描绘的不单单是鲁迅现实中的故乡,深层次指代的是精神上的“故乡”―—是一种精神寄托。正因为儿时的“我”与闰土之间有过愉快而平等的相处模式,才让“我”对儿时的“故乡”充满依恋与怀念。回忆中的儿时故乡是自由平等的,是返乡后的“我”在灰暗现实里为自己留存的一块心灵净土,是“我”理想中的“精神故乡”。二十年后,当我满怀期待地回到记忆中的“精神故乡”,迎接“我”的却是荒凉萧索的景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凉薄和隔膜,这使“我”的心灵归宿彻底幻灭,心中的“精神故乡”也被无情打破。“鲁迅注目的中心不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困苦,而是精神的痛苦与病态”。

  4. “反抗绝望的希望”说

    文本中《故乡》所表达的今昔变化与人事变迁,恰恰可以证明希望的二重性,“鲁迅通过故乡的二重性表现了希望的二重性”。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儿时的“故乡”是“我”对现实故乡的寄托,“我”渴望人与人之间没有隔阂,期盼着人们可以不被压迫、不被精神茶毒。在文章的尾段,“我”想到“宏儿不是正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这里“我”将理想的“希望”寄托给下一代人。整篇文章是按照“我”寻找“希望”--“希望”破灭、离开故乡--在绝望中找到“希望”的发展脉络叙述的。文章的最后,作者将“希望”比作“路”并坚信“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它表达的不是一种单纯的绝望,而且在经历绝望后的重新振作,它是对于绝望的抗争,重新燃起对“理想故乡”的信念。

《药》

《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直到五四运动初期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面貌,歌颂了为民族民主革命献身的烈士,揭露和斥责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黑暗,也批判了当时革命党人脱离群众的缺点和群众的愚昧无知、麻木落后的状态。

革命者:小说中的重要人物是民族民主主义革命者夏瑜,作者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的,但他的形象仍然很鲜明。暗线中的主要人物。

《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

明线:(一)一个秋天的后半夜,华老栓到刑场买“药”→(二)当天早上,小栓在茶馆吃“药”→(三)当天上午,茶客在华家茶馆谈“药”→(四)第二年清明,华大妈为小栓上坟。暗线:(一)夏瑜在刑场就义→(二)夏瑜的血在茶馆被吃→(三)茶客在茶馆谈夏瑜→(四)夏四奶奶上坟。

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次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

封建统治:这篇小说通过对封建统治爪牙的刻画,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黑暗。康大叔、夏三爷、红眼睛阿义等人的形象,则集中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阴险、狠毒、贪婪、卑鄙的反动本质。康大叔是个刽子手,他凶残狠毒,卑鄙诡诈。他一出场便使人感到憎恶。他替主子杀害革命者,公开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合理;他诈骗群众,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高价卖出;他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作者满怀憎恶的感情,集中刻画了他丑恶的外貌、野蛮的行动和卑劣的灵魂。

群众的愚昧:他的牺牲在一般群众间没有得到应有的同情,反而有人说他“发了疯”,说他“真不成东西”,根本不知道他的死亡究竟是为了什么。

《离婚》

  • 形象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腐朽空虚的本质,同时又相当尖锐地反映了农民群众对统治者抱有幻想,缺乏明晰的认识。因此,使得这场来势很猛、可以取得胜利的斗争,落得一个屈服、受辱的结局。这就是作品提出的问题,也是它的主题。

她作为封建婚姻的受害者,遭受了夫家极大的侮辱,但却没有在离婚调停中得到应有的补偿;她受到封建男权的极大压迫而没有彻底反抗;被那些大老爷美其名曰“离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休妻,而在当时那个不开化的社会中,被休了的女人是极不名誉的,还不如一死了之。

结构:

第一部分偏重予写人物对话,交待这纠纷过去的历史,写出爱姑的态度和意向,点明“出师不利”的多种原因,这是实写。第二部分,让爱姑和七大人直接对话,把其他人物都放在陪衬的地位。

航船是一般群众来往聚议的地方,在这个场景中突出描写爱姑的愤愤不平,理直气壮,充满幻想的心理,处处表现出她的主动。慰家庭堂则是地主阶级运筹之地,在这个场景中着重描写了爱姑畏惧、局促不安的心理。七大人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她那不安的心,她处处都显得被动。通过这两个场景的对比,则把爱姑灵魂深处的问题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出来。

《祝福》

主题:

  1. 《祝福》的主题在于揭露“四权”(政权、族权、 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读者这样理解《祝福》的主题,与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这段话不无关系:“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基于这种理解的分析,有的读者甚至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鲁四老爷是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

  2. 《祝福》的主题在于“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有的读者的观点:“《祝福》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在它的全部描写中,包含着打碎这个精神枷锁,改变那不合理的社会的强烈呼吁,包含着为此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与追求。从中可以见到鲁迅这个伟大的现代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巨大身影。”比如支克坚认为:“《祝福》属于‘为人生’的作品,它所表现的是一个关于道德的主题。旧道德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新文化运动向它发动了猛烈的攻击。《祝福》便是在揭露旧道德本质的同时,揭露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批判了中国的人生。” 而作家刘心武则表达了他对《祝福》主题的一种全新理解,他认为《祝福》的主题,就是表现人性中对于倾诉的渴望,就是表现人性中要求别人接受倾诉的渴望。他说:“我认为《祝福》的最可贵之处,还并不在于‘反封建’、‘反礼教’、或‘控诉旧社会’等层面上。《祝福》的深刻处在于表现了人性中的倾诉欲望,并沉痛地呼吁:人类应当懂得他人的倾诉,在相互承接倾诉中,逐步达到人类大同。”

结构:小说采用了插叙的方式展现出了鲁迅的小说风格的多变性,按时间顺序来讲述祥林嫂的故事那不是鲁迅的“爱好”,这也是小说作者抛弃选择祥林嫂身边人特别是卫老婆子作为叙述者的原因。“我”这个角色做为叙述角度的合适点在于:有些故事,“我”是知道的;有些事要听过来补充;有些事实直接发生在“我”的身上。这样,文章就会呈现三个层面的内容:有直接发生的(如有无魂灵的对话);有所见的(如祥林嫂的外貌、在鲁镇生活的情况等);有是听来的(如阿毛故事等)。

《伤逝》

主题:一是社会的压迫是造成其悲剧的社会原因。子君与涓生自由恋爱和建立小家庭,而封建势力则视他们自由恋爱、结婚为伤风败俗。由于“小东西”告密,局长下达了免职令,涓生因此而失业。于是,子君和涓生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以至在严寒的冬天,家里生不起火炉。最后,他们因困窘不堪的生活而离异,子君回到她曾勇敢地走出的那个封建旧家庭,在无爱的人间,在父亲烈日般的威严和旁人赛过冰霜的冷眼中,不到一年便寂寞地死去。

二是涓生和子君的个性解放思想是造成其悲剧的思想原因。涓生和子君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及其剧本《娜拉》、《海的女人》……但这一切都是从个性解放的思想出发的,因而,只追求恋爱婚姻自由。因此,在奋斗目标实现之后,他们便把狭窄的小天地当作整个世界,把小家庭生活当作整个人生的意义——子君在建立起小家庭后,就安于家庭主妇的角色,再无别的追求目标和生活理想,思想流于庸俗空虚,性格则变得胆怯虚弱。

艺术手法:

  1. 作品采用了手记的形式和诗意的语言。通过涓生的内心独白,淋漓尽致地抒写热恋中的深情、新婚后的喜悦、失业后的惶恐、感情濒于破裂时的痛苦、分手后的绝望以及子君死后涓生的悔恨和悲愤的心境,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感情色彩。

  2. 人物性格鲜明,形神兼备。小说对涓生的刻画,主要是采取心灵自剖的方式表现他的内心世界及其感情变化过程。对子君的刻画多通过对她的神态、动作、细节描写,尤其是神态描写。通过对子君不断变化的眼神的描写,来表现她的内心变化。

  3. 作品的细节描写生动而传神。对阿随弃而复归的细节描写,隽永感人;对子君离开时将全部生活材料——盐和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和几十个铜元“聚集在一起”,“在不言中,教我借此去维持较久的生活”等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生活的凄惨,读到了子君对涓生那份难以割舍的真挚而无言的爱。

  4. 借景抒情。对窗外半枯的槐树和紫藤以及方桌、败壁、板床的描写,抒发了涓生人去屋空、物是人非的空虚与寂寞以及对子君的悔恨和思念。

  5. 心理描写细腻。小说采用手记的文体形式和第一人称的写法,把笔力着重放在对人物心灵世界和感情波澜的抒写上。

  6. 抒情色彩浓郁。小说在对整个悲剧的叙述过程中蕴含着强烈的抒情成份,如涓生与子君热恋中的深情,新婚时的喜悦、失业后的惶恐以及与子君感情濒于破裂时的痛苦、分手后的绝望、子君死后的悔恨和悲哀等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7. 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小说开头写道:“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交代了写手记的目的;末尾写道:“我活着,我总是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却不过是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紧扣开头;首尾呼应。

《呐喊/彷徨》主要内容和主题 P2

1918-22

1924-25

《阿Q正传》

阿Q直抒胸臆,利用直接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心理活动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心满意足”

看/被看变成吃/被吃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赵太爷:上层阶级,对待阿Q的态度有对比

”你这混小子“”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阿Q,听说你在外面发财”

白举人:上层阶级,革命的对象,侧面描写

“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到我们乡下来逃难了”“听的人都肃然了”

假洋鬼子:辫子被剪,回到未庄装了假辫子,辫子象征着正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老把总:政府官员,平时很凶很,暗夜却很胆怯

精神胜利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失败的否定…通过编造另一套叙述以赢得胜利 — 汪晖

“序”中采用了第一人称的限知叙事视角

正文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全知叙事视角

  • “序”中的“我”只起到了一个聚焦者的作用,并非故事中的一个人物

  • 第一人称限制视角有利于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对此小人物的传记产生阅读兴趣,对故事的主人公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感觉,激发他们的阅读心理期待。

有讽刺意味,正如每个小标题与正文的出入一样反讽

主题:精神胜利法贯穿阿Q的一生,阿Q要被杀头了,也还在用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忘记杀头的苦楚。用鲁迅的话解释精神胜利法:“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精神胜利法的主要功能:是维系奴隶的心理平衡,用自欺、瞒自己、骗自己的方式使自己麻木。

鲁迅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批判,就是为了砸烂这个精神枷锁,使人民觉悟起来。

《孔乙己》

社会环境 -

  • 在咸亨酒店,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自然地形成了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众酒客对孔乙己的歧视与取笑,构成了孔乙己与社会环境的一种特殊关系。

  • 非常看重“高低贵贱” ,等级观念盛行的社会。人们不顾一切地追求功名,看重等级,歧视、欺压弱者。身为弱者的孔乙己,已经失去了“人”的价值。

  • 酒馆的格局 - 社会的格局

自然环境 -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 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孔乙己

  • 一个读过书没进学的人

  • 一个不会营生好吃懒做的人

  • 一个满嘴之乎者也偷书的人

  • 一个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

  • 一个按时还钱的知识人

  • 一个给孩子们买茴香豆的人

  • 一个带给大家欢乐的人

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影响,以读书人的身份为傲,看不起没文化的短衣主顾们(短衣帮和穿长衫的不同的地位,特有的享受->阶层的差别铺垫了孔乙己的出场)

穷困、潦倒、迂腐、麻木

小伙计地位的特殊性:

  • 他既是酒店的一个在场者,又是一个旁观者

  • 他可同时把孔乙己与掌柜与酒客作为观察与描写的对象

作者不仅关注孔乙己的不幸,他更重视人们对孔乙己不幸的态度和反应。

当孔乙己双腿健全时,可以忽视他来到的方式,然而当他腿断了,就不能回避,于是我们读到了文学叙述中的绝唱。

结构

  • 悬念- 为什么“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为什么“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 重复- 前后呼应对照, 多次的“笑”

  • 留白 - 当孔乙己发完茴香豆,“一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后,故事中断了。到情节再被续上时,孔乙己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 变化的个中原因, 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 铺垫 - 《孔乙己》开头对酒店格局和叙述者自己的介绍

《孔乙己》主题

  1. 反封建说:小说不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性及其罪恶,而且可以引伸到对整个封建制度及其全部伦理道德的彻底否定,同时,它对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状况及其阶级关系,也有着极为真实的反映。

  2. 等级观念说:认为小说主题是对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的思想、精神中的封建等级观念的揭露和讽刺。

  3. 认为作者通过孔乙己的悲剧,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腐朽的封建教育——科举制度和产生孔乙己悲剧的整个封建社会制度。

  4. 作品表现了悲惨的人生, 炎凉的世态,人与人的冷漠关系

  5. 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大众和知识分子)的麻木, 劣根性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

  6. 社会大众都像是丧失人情味的“吃人的人”“吃人的人”组成了“吃人的社会”

《故乡》

  1. “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说

    茅盾(沈雁冰)先生和安永兴先生:“隔膜”一词在文章中几次出现,作者用闰土的前后变化作为纽带,通过对比突出“我”与闰土之间无法弥合的这层“隔膜”。在“我”的儿时回忆里,闰土与“我”一起玩耍,无话不谈,但再次见面后“我只觉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作者在文中通过对儿时故乡人与事的回忆,反映出“我”与过去的故乡之间存在的隔膜。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对水生和宏儿的描写来衬托这种“隔膜”,也间接从“隔膜”中引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希望”。在鲁迅的同时期小说里,“隔膜”“高墙”等词汇频繁出现,体现出作者对人与人平等关系的渴望。

  2. “农村经济破产”说

    文章中的闰土是底层农民的一个缩影,文章是这么描写闰土的日常生活的:“吃不饱”、“收成也很坏”“总要捐几回钱”、“不太平”、“生意也折了本”,这些充分反映了在当时破产的农村经济下以“闰土”为代表的农民没有收入来源,惨遭反动统治的剥削与压迫。同时,文章在母亲与“我”的交谈中提到“都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了”,揭露出辛亥革命时期,底层劳动者饱受经济压力与阶级压迫的双重打击。

  3. “精神故乡的失落”说

    《故乡》描绘的不单单是鲁迅现实中的故乡,深层次指代的是精神上的“故乡”―—是一种精神寄托。正因为儿时的“我”与闰土之间有过愉快而平等的相处模式,才让“我”对儿时的“故乡”充满依恋与怀念。回忆中的儿时故乡是自由平等的,是返乡后的“我”在灰暗现实里为自己留存的一块心灵净土,是“我”理想中的“精神故乡”。二十年后,当我满怀期待地回到记忆中的“精神故乡”,迎接“我”的却是荒凉萧索的景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凉薄和隔膜,这使“我”的心灵归宿彻底幻灭,心中的“精神故乡”也被无情打破。“鲁迅注目的中心不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困苦,而是精神的痛苦与病态”。

  4. “反抗绝望的希望”说

    文本中《故乡》所表达的今昔变化与人事变迁,恰恰可以证明希望的二重性,“鲁迅通过故乡的二重性表现了希望的二重性”。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儿时的“故乡”是“我”对现实故乡的寄托,“我”渴望人与人之间没有隔阂,期盼着人们可以不被压迫、不被精神茶毒。在文章的尾段,“我”想到“宏儿不是正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这里“我”将理想的“希望”寄托给下一代人。整篇文章是按照“我”寻找“希望”--“希望”破灭、离开故乡--在绝望中找到“希望”的发展脉络叙述的。文章的最后,作者将“希望”比作“路”并坚信“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它表达的不是一种单纯的绝望,而且在经历绝望后的重新振作,它是对于绝望的抗争,重新燃起对“理想故乡”的信念。

《药》

《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直到五四运动初期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面貌,歌颂了为民族民主革命献身的烈士,揭露和斥责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黑暗,也批判了当时革命党人脱离群众的缺点和群众的愚昧无知、麻木落后的状态。

革命者:小说中的重要人物是民族民主主义革命者夏瑜,作者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的,但他的形象仍然很鲜明。暗线中的主要人物。

《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

明线:(一)一个秋天的后半夜,华老栓到刑场买“药”→(二)当天早上,小栓在茶馆吃“药”→(三)当天上午,茶客在华家茶馆谈“药”→(四)第二年清明,华大妈为小栓上坟。暗线:(一)夏瑜在刑场就义→(二)夏瑜的血在茶馆被吃→(三)茶客在茶馆谈夏瑜→(四)夏四奶奶上坟。

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次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

封建统治:这篇小说通过对封建统治爪牙的刻画,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黑暗。康大叔、夏三爷、红眼睛阿义等人的形象,则集中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阴险、狠毒、贪婪、卑鄙的反动本质。康大叔是个刽子手,他凶残狠毒,卑鄙诡诈。他一出场便使人感到憎恶。他替主子杀害革命者,公开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合理;他诈骗群众,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高价卖出;他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作者满怀憎恶的感情,集中刻画了他丑恶的外貌、野蛮的行动和卑劣的灵魂。

群众的愚昧:他的牺牲在一般群众间没有得到应有的同情,反而有人说他“发了疯”,说他“真不成东西”,根本不知道他的死亡究竟是为了什么。

《离婚》

  • 形象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腐朽空虚的本质,同时又相当尖锐地反映了农民群众对统治者抱有幻想,缺乏明晰的认识。因此,使得这场来势很猛、可以取得胜利的斗争,落得一个屈服、受辱的结局。这就是作品提出的问题,也是它的主题。

她作为封建婚姻的受害者,遭受了夫家极大的侮辱,但却没有在离婚调停中得到应有的补偿;她受到封建男权的极大压迫而没有彻底反抗;被那些大老爷美其名曰“离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休妻,而在当时那个不开化的社会中,被休了的女人是极不名誉的,还不如一死了之。

结构:

第一部分偏重予写人物对话,交待这纠纷过去的历史,写出爱姑的态度和意向,点明“出师不利”的多种原因,这是实写。第二部分,让爱姑和七大人直接对话,把其他人物都放在陪衬的地位。

航船是一般群众来往聚议的地方,在这个场景中突出描写爱姑的愤愤不平,理直气壮,充满幻想的心理,处处表现出她的主动。慰家庭堂则是地主阶级运筹之地,在这个场景中着重描写了爱姑畏惧、局促不安的心理。七大人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她那不安的心,她处处都显得被动。通过这两个场景的对比,则把爱姑灵魂深处的问题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出来。

《祝福》

主题:

  1. 《祝福》的主题在于揭露“四权”(政权、族权、 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读者这样理解《祝福》的主题,与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这段话不无关系:“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基于这种理解的分析,有的读者甚至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鲁四老爷是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

  2. 《祝福》的主题在于“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有的读者的观点:“《祝福》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在它的全部描写中,包含着打碎这个精神枷锁,改变那不合理的社会的强烈呼吁,包含着为此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与追求。从中可以见到鲁迅这个伟大的现代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巨大身影。”比如支克坚认为:“《祝福》属于‘为人生’的作品,它所表现的是一个关于道德的主题。旧道德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新文化运动向它发动了猛烈的攻击。《祝福》便是在揭露旧道德本质的同时,揭露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批判了中国的人生。” 而作家刘心武则表达了他对《祝福》主题的一种全新理解,他认为《祝福》的主题,就是表现人性中对于倾诉的渴望,就是表现人性中要求别人接受倾诉的渴望。他说:“我认为《祝福》的最可贵之处,还并不在于‘反封建’、‘反礼教’、或‘控诉旧社会’等层面上。《祝福》的深刻处在于表现了人性中的倾诉欲望,并沉痛地呼吁:人类应当懂得他人的倾诉,在相互承接倾诉中,逐步达到人类大同。”

结构:小说采用了插叙的方式展现出了鲁迅的小说风格的多变性,按时间顺序来讲述祥林嫂的故事那不是鲁迅的“爱好”,这也是小说作者抛弃选择祥林嫂身边人特别是卫老婆子作为叙述者的原因。“我”这个角色做为叙述角度的合适点在于:有些故事,“我”是知道的;有些事要听过来补充;有些事实直接发生在“我”的身上。这样,文章就会呈现三个层面的内容:有直接发生的(如有无魂灵的对话);有所见的(如祥林嫂的外貌、在鲁镇生活的情况等);有是听来的(如阿毛故事等)。

《伤逝》

主题:一是社会的压迫是造成其悲剧的社会原因。子君与涓生自由恋爱和建立小家庭,而封建势力则视他们自由恋爱、结婚为伤风败俗。由于“小东西”告密,局长下达了免职令,涓生因此而失业。于是,子君和涓生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以至在严寒的冬天,家里生不起火炉。最后,他们因困窘不堪的生活而离异,子君回到她曾勇敢地走出的那个封建旧家庭,在无爱的人间,在父亲烈日般的威严和旁人赛过冰霜的冷眼中,不到一年便寂寞地死去。

二是涓生和子君的个性解放思想是造成其悲剧的思想原因。涓生和子君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及其剧本《娜拉》、《海的女人》……但这一切都是从个性解放的思想出发的,因而,只追求恋爱婚姻自由。因此,在奋斗目标实现之后,他们便把狭窄的小天地当作整个世界,把小家庭生活当作整个人生的意义——子君在建立起小家庭后,就安于家庭主妇的角色,再无别的追求目标和生活理想,思想流于庸俗空虚,性格则变得胆怯虚弱。

艺术手法:

  1. 作品采用了手记的形式和诗意的语言。通过涓生的内心独白,淋漓尽致地抒写热恋中的深情、新婚后的喜悦、失业后的惶恐、感情濒于破裂时的痛苦、分手后的绝望以及子君死后涓生的悔恨和悲愤的心境,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感情色彩。

  2. 人物性格鲜明,形神兼备。小说对涓生的刻画,主要是采取心灵自剖的方式表现他的内心世界及其感情变化过程。对子君的刻画多通过对她的神态、动作、细节描写,尤其是神态描写。通过对子君不断变化的眼神的描写,来表现她的内心变化。

  3. 作品的细节描写生动而传神。对阿随弃而复归的细节描写,隽永感人;对子君离开时将全部生活材料——盐和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和几十个铜元“聚集在一起”,“在不言中,教我借此去维持较久的生活”等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生活的凄惨,读到了子君对涓生那份难以割舍的真挚而无言的爱。

  4. 借景抒情。对窗外半枯的槐树和紫藤以及方桌、败壁、板床的描写,抒发了涓生人去屋空、物是人非的空虚与寂寞以及对子君的悔恨和思念。

  5. 心理描写细腻。小说采用手记的文体形式和第一人称的写法,把笔力着重放在对人物心灵世界和感情波澜的抒写上。

  6. 抒情色彩浓郁。小说在对整个悲剧的叙述过程中蕴含着强烈的抒情成份,如涓生与子君热恋中的深情,新婚时的喜悦、失业后的惶恐以及与子君感情濒于破裂时的痛苦、分手后的绝望、子君死后的悔恨和悲哀等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7. 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小说开头写道:“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交代了写手记的目的;末尾写道:“我活着,我总是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却不过是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紧扣开头;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