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溝通理論學習筆記

為什麼要學習溝通?

  • 實用性:理解溝通在實際情境中的應用。

  • 複雜性:涉及多種因素和變量。

  • 動態性:溝通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

溝通是什麼?

  • 定義:調整思想與人之間的關係。

    • Donald C. Bryant 說:"調整思想到人,將人調整到思想。"

    • Anderson & Ross 說:"通過信息的發展來獲得共享意義。"

  • 溝通是產品還是過程?

    • 轉移或交易?

溝通模型

  • 線性模型、互動模型和交易模型。

  • 構成要素:發信者、編碼、信息、解碼、接收者。

    • 發信者的經驗領域

    • 接收者的經驗領域

    • 反饋和噪聲在溝通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 交易模型中,發信者和接收者互相影響。

意義的本質

  • 意義是過程性的(非恆定)

  • 意義是個人主義(主觀)

  • 意義是關係性(共同建構)

  • 意義是多維的(多義性)

    • 參考 Anderson & Ross 的觀點。

你是「理論家」嗎?

  • 你是否好奇?

  • 你願意受到驚訝嗎?

  • 你想知道多少?

  • 你能否欣賞多種觀點?

    • 參考 Anderson & Ross 的觀點。

理論的定義

  • 理論的解釋:"一個涵蓋所有仔細、系統性、自覺的討論和分析溝通現象的傘形術語。" - Ernest G. Bormann

  • Julia T. Wood 的觀點:"一個關於某事物的本質、運作方式、所產生的影響以及應該如何的描述。"

非正式理論化

  1. 提出有意義的問題。

  2. 收集證據。

  3. 形成暫定結論。

科學方法

  1. 提出問題。

  2. 進行背景研究。

  3. 構建假設。

  4. 用實驗進行測試。

  5. 分析數據並得出結論。

    • 如果結果符合假設,則繼續相應的研究。

    • 如果結果不符合,則提出新問題。

  6. 溝通結果。

理論的表現方式

  • 舉例:

    • 電視、收音機、信件、行動電話、計算機等。

    • 社交網絡(如 Facebook、MSN、Yahoo)具有多元用途:信息、娛樂、商業等。